Sakul 撒固兒部落撒奇萊雅族衣飾:女子內裙 cudungan
Sakul撒奇萊雅傳統的女子圍裹式過膝裙裝應有三層:最內層自左腋下繫於右肩上的cudungan(後期亦有長度較短僅繫於腹部的內裙),以及從右邊圍於腰際的兩層外裙,內層外裙稱i labuway a sukun(i labuway意為「在裡面的」),外層外裙則稱i hekalay a sukun(i hekalay意為「在外面的」)。三片裙每一層的長度與寬度皆不相同,尤以內裙最長,第一層外裙居次,第二層外裙則通常較短,穿著時產生交疊錯落的美感。同時,傳統三片裙均為黑色,與偶有穿插紅色片裙的南勢阿美不同。此外Sakul女子lusid也不會在裙襬、衣角或胸襟的邊緣處裝飾小銅鈴,而只會縫於女性綁腿布上,且為不可缺少之部件。
衣物的原持有者高阿玉女士原名チペト,1882年生於歸化社,此套衣物在1980年代高阿玉女士過世前託付家人保存。2013年前由家人從長輩的遺物中發現這批珍貴衣飾而捐贈予民族所博物館蒐藏。2019年起 Sakul 返鄉青年們更以文健站為基地,與耆老們的密切合作,透過老照片比對以及大量的訪談,蒐集了部落傳統盛裝 lusid 所包含的物件、涉及之族語詞彙以及織作方式,傳承服飾織作文化。
參考資料:
蔡文進、李逸偉、羅文君(2023年4月)。Sakul 撒固兒部落撒奇萊雅衣飾文資調查報告。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原住民族暫行分級文物調查研究計畫。計畫編號11011A02S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