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展覽 Exhibitions
藏品探索 Collection
大籐背籃
典藏: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籐皮編成,籃身主要以透孔六角編法編成,夾雜部分方格編法,靠近人身肩負面之下部,編法較密,籃身四週夾條加固,故成長立方體,背帶以斜紋編法編成。
羽帽
作者:凌曼立|典藏: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羽帽。本照片為凌曼立老師於花蓮縣光復鄉所拍攝,根據凌老師在《阿美族物質文化》書中的描述,此男子所穿戴之羽帽推測為頭目之隨從所配戴的禮帽,隨從的禮帽直立的羽枝較短,橫向之扇狀大冠鷲羽枝數更少,其他構造則與頭目使用的普通禮帽相似。
竹背簍
典藏: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背簍是用籐條做架,籐皮編成的方形簍,編法為透空六角法。以體積的大小分成兩類:大的叫takir是男子用的;小的叫kili是婦女用的。背簍的用途在裝穀物與甘薯,是從農田裡向家裡運搬物品的最好工具。
男衣
典藏: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黑色布為料,已繡剪裁。無領無扣,領口,兩袖,左右裾,前襟,後背,均有菱形之繡花紋,花紋邊緣綴有小鐵泡及小斜鏈裝飾。花紋顏色有黃紅綠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