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民國49年9月,我自美返國,頭一件事便是接受主持「南澳泰雅族研究計劃」的田野調查工作;從那個時候開始,將近三年的時間,都一直繼續執行這一計劃的工作。「南澳泰雅族研究計劃」是原由本所所長凌純聲教授所規劃,在中國東亞學術研究計劃委員會與哈佛燕京學社贊助下舉行的一個「集體訓練計劃」;計劃的目的,一方面是調查研究居住於南澳的泰雅族人,另一方面則為訓練較年輕的田野工作者。調查工作實際上開始於民國49年7月(當時筆者尚未返國),一直到本年6月才結束;我們的調查大多利用寒假及暑假的期間,大致暑假工作二個月,寒假工作一個月。參加工作與訓練的人員,除筆者外,有石磊、徐人仁、宋龍生、阮昌銳、吳燕和與楊福發等六位,此外丘其謙、王崧興二先生亦曾短期間參加工作。在田野時,每一位工作者都有一定的調查項目,各自進行其項目的調查;自然我們在田野以及在研究室內,均曾經常交換意見和舉行座談會,以便解決共同的問題並整合不同的想法,本報告便是根據我們田野的調查以及研究討論的結果寫成的。
當我們開始田野工作之後,我們便深深體會到,目前南澳的泰雅人可以說已經放棄絕大部份固有的文化,尤其是遷離原居地的村落更為顯著;因此經過初步調查之後,我們共通的問題便是:繼續追問「長老」們有關過去的掌故,以便復原固有的文化,抑或應該注意目前的情況,並追尋其變遷的踪跡?這是我們面臨的重大難題。經過多次的討論和實際的經驗,我們覺得二者並未能看作是不相容的工作,復原過去固然是研究變遷必需的資料,研究變遷亦未嘗不是瞭解固有文化的途徑;假如我們的目的是瞭解泰雅文化的整體,而不僅是為泰雅固有文化開出一張「雜貨單」,那麼這兩種入手法實是齊下的雙管。因此我們在較後的田野中,便一方面搜集、追問固有的傳統,一方面也注意到現在的變遷。很顯然我們的這一想法已有稍遲一步之感,所以在調查和撰寫時都會顯出有「步伐不齊」之現象,但這也許可以認為是初步嘗試的必然結果。
本報告亦由參加田野工作的人員分別執筆,各自負責撰寫其調查的項目,然後由筆者編纂成冊,或刪改重覆,或增補不足,或統一用詞,最後並總其成寫出結尾的部份。計全書分為九章三十三節,並附有二個附錄和英文撮要。第一章導論,共分四節:生態環境、聚落歷史與分佈、漢人聚落、人口與家族構成;前二節由筆者撰寫,後二節由徐人仁君執筆。第二章社化過程各節全由吳燕和君執筆。第三章社群團體及第四章制度典範均由宋龍生君執筆。第五章超自然信仰各節由筆者撰寫。第六章物質生活各節由石磊君撰寫。第七章生產方法各節由阮昌銳君撰寫。第八章個人生命史的八節個人傳記則全由楊福發君執筆,並由筆者作註釋。第九章結論由筆者撰寫。全書因篇幅與出版經費的限制,分為上下兩冊出版,第一章至第五章先予出版為上冊,可稱為社會制度與宗教信仰部份。第六章至第九章,合為下冊另行出版,可稱為物質文化與經濟生活部份。
這個報告各章節的安排,也許被認為有點特別。我們除去在每一重要章節之後附有陳述文化變遷的部份外,有二項尤須加以說明:我們把社化過程(socialization process)排在第二章,也就是說排在本文的最前面,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如何訓練兒童使成為一個泰雅族人(becoming an Atayal)開始,應是引導讀者進入瞭解泰雅文化最好的辦法;我們覺得泰雅人是泰雅文化的創造者,這個文化傳統如何訓練其成員,以便繼續維持這個文化傳統,應是研究和瞭解泰雅人及其文化首先要做的事。這一命題固然是以「文化與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的理論為基礎,但我們並不意欲完全接受culture and personality的各項理論假設,這一點將在本文中說明。另一項,我們在本文的最後一章安排了個人生命史之部,共包括八節個人傳記,這也可說是一項新的嘗試;這一安排,一方面是希望能藉此瞭解泰雅人人格發展過程,一方面也想以每一不同個人的經歷印證其他文化的各面以及文化變遷的情况。自然這些都是新的嘗試,我們寄望著大家的批評和建議。
這本報告的問世,我們首先要感謝中國東亞學術研究計劃委員會和哈佛燕京學社繼續補助我們三年的研究經費;我們也感謝國家長期科學發展委員會補助我們大部份出版經費。我們尤須向凌純聲所長致最大的謝意,他在計劃釐定與進行期間給予我們不斷的指導。我個人更感謝李濟之教授在這三年來給我的鼓勵和教導。衛惠林教授及林衡立、劉斌雄二先生賜告寶貴意見,宋龍飛先生代繪部份插圖,鄭格先生代攝製照片,以及王崧興兄供給我們很多寶貴意見,在此一併謹致謝忱。
李亦園
52年7月18日
於南港中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