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咒具

獵咒具

典藏者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泰雅語:Bi-ing (獵咒具)。 此為南澳泰雅人到山林設置陷阱所必須攜帶的靈性用具,此物器有山羊、山羌 、山豬、水鹿的尾巴串在一起,擺設陷阱的過程,配合獵咒具施以超自然之咒語,以感恩和敬畏的心,呼喚造物者的供給。 (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南澳的泰雅人》(1963:213; 1964:513): 本文物由一長粗麻繩作成環,下繫一束細麻繩,其端繫二十餘片帶毛獸皮,這些帶毛的獸皮是山豬、山羊、山鹿、熊、豹五者的切下的尾尖,泰雅人認為尾尖是有「運靈」Bəxjin的──Bəxjin是一種存在於五者尾尖中的無形的力量──對野獸有呼喊的作用,並可帶來好運。獵人身上帶有的尾尖越多,則其Bəxjin也越多。 當獵人們要出來裝置Lusa踏板陷機(捕獵物的陷阱)的早晨,會到林邊進行鳥占。 當獵人在山中作成踏板陷機時,將放在籐套袋中之Bəxjin(欲捕之獵物的尾巴毛),取出拿在手中,就原地蹲在踏板陷機之前,口中發咒語,其詞如下: 我為什麼來這邊賣繩子(指做Lusa的繩子) 我帶來了蕃華鳥最好的歌聲 你就把牠們以魔力捉住 雖然只是一種菜, (你)──指野獸──飛到我的Bəxjin上面來 你(指野獸)來入魔(入我圈套) 說完這段話後,再以口吸氣,以唇發「吱」聲,意謂:「我所講的野獸一定會被捉到這邊來。」然後再將尾尖之毛拔下一根,放在踏板陷機之圈套上,即成。這些獸毛Bəxjin有一力量可使野獸前來而被捉之。 Bəxjin 也是一種財產,可以買賣或轉讓他人。Bəxjin 平時是放在籐編套袋中,獵時有人或穿為一串掛在腰際之小肚前,以增加運氣。火槍之上亦有Bəxjin,因之放火槍的木架上也連帶的有了Bəxjin。 屬於一人之Bəxjin,禁止女性接觸,如犯了此禁忌,那麼該女子的嘴角便會生瘡爛掉,除非此女子向Bəxjin之主人承認,經男子說:「妳會好的」,女子才能痊癒。 此文物一長52.0cm之粗麻繩作成環。下繫一束細麻繩,其端繫二十小片鹿皮帶毛者,毛有棕、黑二種。 博物館補充: 念咒語與放置尾尖毛的次序孰先孰後,不一而定,端視獵人的個人喜好。(資訊提供者為南澳策展人韋文豪) 一長粗麻繩作成環。下繫一束細麻繩,其端繫二十小片鹿皮帶毛者,毛有棕、黑二種。 備註:2018年共作展《獵與織‧重逢半世紀》泰雅族KLESAN群文物返鄉特展展件。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獵咒具
典藏者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內容描述

泰雅語:Bi-ing (獵咒具)。 此為南澳泰雅人到山林設置陷阱所必須攜帶的靈性用具,此物器有山羊、山羌 、山豬、水鹿的尾巴串在一起,擺設陷阱的過程,配合獵咒具施以超自然之咒語,以感恩和敬畏的心,呼喚造物者的供給。 (以上說明由武塔國小策展人Wilang Mawi及 Pisuy Poro提供。) 《南澳的泰雅人》(1963:213; 1964:513): 本文物由一長粗麻繩作成環,下繫一束細麻繩,其端繫二十餘片帶毛獸皮,這些帶毛的獸皮是山豬、山羊、山鹿、熊、豹五者的切下的尾尖,泰雅人認為尾尖是有「運靈」Bəxjin的──Bəxjin是一種存在於五者尾尖中的無形的力量──對野獸有呼喊的作用,並可帶來好運。獵人身上帶有的尾尖越多,則其Bəxjin也越多。 當獵人們要出來裝置Lusa踏板陷機(捕獵物的陷阱)的早晨,會到林邊進行鳥占。 當獵人在山中作成踏板陷機時,將放在籐套袋中之Bəxjin(欲捕之獵物的尾巴毛),取出拿在手中,就原地蹲在踏板陷機之前,口中發咒語,其詞如下: 我為什麼來這邊賣繩子(指做Lusa的繩子) 我帶來了蕃華鳥最好的歌聲 你就把牠們以魔力捉住 雖然只是一種菜, (你)──指野獸──飛到我的Bəxjin上面來 你(指野獸)來入魔(入我圈套) 說完這段話後,再以口吸氣,以唇發「吱」聲,意謂:「我所講的野獸一定會被捉到這邊來。」然後再將尾尖之毛拔下一根,放在踏板陷機之圈套上,即成。這些獸毛Bəxjin有一力量可使野獸前來而被捉之。 Bəxjin 也是一種財產,可以買賣或轉讓他人。Bəxjin 平時是放在籐編套袋中,獵時有人或穿為一串掛在腰際之小肚前,以增加運氣。火槍之上亦有Bəxjin,因之放火槍的木架上也連帶的有了Bəxjin。 屬於一人之Bəxjin,禁止女性接觸,如犯了此禁忌,那麼該女子的嘴角便會生瘡爛掉,除非此女子向Bəxjin之主人承認,經男子說:「妳會好的」,女子才能痊癒。 此文物一長52.0cm之粗麻繩作成環。下繫一束細麻繩,其端繫二十小片鹿皮帶毛者,毛有棕、黑二種。 博物館補充: 念咒語與放置尾尖毛的次序孰先孰後,不一而定,端視獵人的個人喜好。(資訊提供者為南澳策展人韋文豪) 一長粗麻繩作成環。下繫一束細麻繩,其端繫二十小片鹿皮帶毛者,毛有棕、黑二種。 備註:2018年共作展《獵與織‧重逢半世紀》泰雅族KLESAN群文物返鄉特展展件。

物件類別
文物
其他內容描述
族群: 

泰雅族

尺寸: 

繩長23cm
總長36cm
不規則形:長13cm 寬10cm 高4cm

主題: 

宗教用具

主題: 

祭儀

主題: 

宗教

主題: 

巫師法器

技術: 

技術: 

主要材質: 

次要材質: 

動物皮革

數量: 

1

共作展名稱: 

《獵與織》重逢半世紀

創建時間
入藏時間: 
1957/10
蒐藏時間: 
1957/02
創建地點
來源地點: 
宜蘭縣南澳鄉金岳村
地圖上標記點經由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校正
貢獻者
蒐藏者: 
林衡立
識別碼
3441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