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恩( hsaing-waing) 樂器--圍鼓
典藏者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這套樂器是由緬甸末代王朝貢榜 (1752-1885) 宮廷工匠的嫡傳弟子所製作,外型金碧壯觀。捐贈者透過國寶級藝師U Gyi Myat的鑑定與聯絡,得以購之。本批樂器[共計13項1.圍鼓(TP00357) 2.裝飾木架(TP00358) 3.圍鑼(TP00359) 4. 圍鑼裝飾木架(TP00360) 5.矩鑼(TP00361) 6.六音鼓(TP00362) 7.大鼓(TP00363) 8.小鼓(TP00364) 9.皇家鼓(TP00365) 10.鼓組裝飾木架(TP00366) 11.鈸(TP00367) 12.木響(TP00368) 13. 鈴(TP00369 )]是採集者在2001年間於緬甸仰光市向當地樂團收購。 這批樂器是由緬甸末代王朝貢榜 (Konbaung, 1752-1885) 宮廷工匠的嫡傳弟子所製作,外型金碧壯觀,品項佳。透過國寶級藝師 U Gyi Myat鑑定並居中協調收購。而今,會製作全套塞恩樂器的工匠十分罕見,製作方式並多僅以簡單木條固定,裝飾簡化不如從前華麗細緻,但卻因稀有而價格高漲,因此這批薦藏樂器十分難得。
塞恩樂器源於宮廷音樂系統,宮廷瓦解之後廣為各處使用,在當代緬甸社會中,活躍於各式民間節慶、傳統儀式、文化商演,也被應用在電影配樂及專輯出版。它的音樂聲響及曲調旋律絢燦豐盈、迷人動聽,透過聲響、樂團編制及呈現方式等不同文化展演面向的研究、策展,人們進而得以瞭解緬甸傳統宮廷樂器的今昔發展;其音樂織體、彈奏技法與表演形態的轉化等,也是值得進一步深化的議題。除樂器形制、製作材質、過程與美學風格等物質文化的研究價值外,精神文化意涵更增添其研究價值的深度。例如:它的花紋雕飾即同時深蘊了多層次的宮廷象徵 。
圍鼓為主奏樂器,為緬甸樂器之王,18個鼓尺寸不同,音域廣,以兩手擊奏出旋律與和聲成調。
圍鼓通常留有製作者之緬文姓名。
以上說明由捐贈者(呂心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