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124個藏品
情人袋
情人袋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件為男用情人袋,有手繡山形紋與精細縫製的珠子與鎳片。Ilisin(年祭)第三晚情人之夜時,單身男子會從斜背改用成單肩背,喜歡的女子會趁機拿走表達愛意。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男性後裙
男性後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黑布為底繡有圓形花紋與多角形花紋,過往家族擁有獨有紋飾,今日家族紋飾已失傳,多以八角花等現成的繡花裝飾。盛裝時,青年男子垂繫後裙的下緣外露,一方面顯示男子所屬的家族,一方面襯托大腿的肌肉線條。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
婦女外裙
婦女外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傳統阿美族女性普遍著用兩片裙,通常以顏色、紋樣相似的布製作。繫於外側的外裙較內裙短、紋飾較多。此件以白底藍花紋的染製棉布為底,周圍緄有紅邊,裙子左下方以白色細緄條裝飾。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置物筐
置物筐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本藤籃採斜紋編法,存放芋頭、地瓜、南瓜等根莖類食物。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婦女內裙
婦女內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女性普遍穿著兩片裙,裙邊喜繡花紋,下緣以白、藍色緄條裝飾。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石杵
石杵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石杵分兩種:完整的,即一根石杵為一塊石杵製成的,這種石杵在馬太安一帶很少使用。另一種石杵是用兩段實材接成的,中間以竹或籐連起,馬太安的居民多使用後者。所以如此,完全是受材料的限制。
藤編籃
藤編籃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方底闊口的籐編籃編紋較密,貯放去殼的穀物。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竹口琴(雙簧帶筒)
竹口琴(雙簧帶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以竹片為琴身。竹片的一端按有銅簧,呈三角形。一端固定、他端懸空,兩端繫有細麻繩。口琴裝在一竹筒中,兩端以小木塞塞起。木塞以紅絨線編成小繩繫成。竹筒外面套以竹篦編成的圓套。
頭目羽毛籐帽
頭目羽毛籐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帽配羽毛為頭目日常的便帽,或是出席喪事場合戴,通常配麻色上衣,一般耆老只可以配戴未裝飾羽毛與豬牙的藤帽。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男用頭飾
男用頭飾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雙層布片拼成,內層是黑布,外層是紅麻布。中間釘有鎳片,凸顯出立體感。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柳葉形簇箭
柳葉形簇箭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箭與弓合稱Pana'。 竹弓用Fitonay(刺竹)中段製作,劈削成形再烤乾。弦以麻繩為首選,也有用Rorang(構樹)樹皮。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草編雨衣
草編雨衣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使用生長在濕地的Siyam(輪傘草)編製,兩肩處用籐編較耐用,能擋雨亦可遮陽。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普通的禮帽
普通的禮帽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頂較小型的禮帽為參加房屋落成、割稻後的祈福儀式、成年禮,或是參加族人的婚喪喜慶時穿戴,搭配竹手杖與黑長袍。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竹弓
竹弓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此弓與箭合稱Pana'。 竹弓用Fitonay(刺竹)中段製作,劈削成形再烤乾。弦以麻繩為首選,也有用Rorang(構樹)樹皮。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籐編飯盒
籐編飯盒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附有上蓋的藤編飯盒裝著農人們到田裡工作的糯米糰或米飯。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母陶瓶
母陶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部落不再舉行祭儀已久,族人對祭祀用陶瓶較無記憶,說法也不同。呼喚神靈下來請喝酒之處。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男用綁腿褲
男用綁腿褲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後敞褲型,兩側各縫有繫帶,以固定於大腿、小腿。先綁腿褲再穿戴Fohkad (五片流蘇裙),於正式場合穿著。備註:2022年《心繫Fata’an》共作展展件。本藏品名稱、族語名稱及藏品描述為《心繫Fata’an》共作展之展出內容。
五片流蘇裙
五片流蘇裙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Fohkad有五片雙層布條,長度落於膝蓋至腳踝之間。布條以藍、白、紅三色對稱,象徵太陽的光芒。盛裝時,繫於綁腿褲之外,跳舞時布條及流蘇隨處飄動,增加流動美感。
搬運陶土途上(1)
搬運陶土途上(1)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搬運陶土途上(1)。
竹刮刀(製陶工具)
竹刮刀(製陶工具)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竹刮刀(製陶工具)。
藤雨衣(背)
藤雨衣(背)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藤雨衣(背)。
捕魚
捕魚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捕魚。
猎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猎。
堆草堆(燒陶)
堆草堆(燒陶)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Museum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堆草堆(燒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