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77個藏品
雅浦的各種石錢 Stone Money in Yap
雅浦的各種石錢 Stone Money in Yap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石錢是雅浦(密克羅尼西亞)的重要傳統貨幣,尺寸較小的石錢收藏在家中,贈禮交易時轉手,但尺寸較大的石錢則留在原地,惟大家都知道所有權人已經易手。圖為雅浦現地的各種大型石錢。
所羅門群島貝珠錢(safi) Safi, Shell Money in the Solomon Islands
所羅門群島貝珠錢(safi) Safi, Shell Money in the Solomon Islands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所羅門群島貝珠錢(safi),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為「人類學家的錢包」特展,自所羅門群島購入。
所羅門群島貝珠錢(isae galia)Isae Galia, Shell Money in the Solomon Islands
所羅門群島貝珠錢(isae galia)Isae Galia, Shell Money in the Solomon Islands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所羅門群島貝珠錢(isae galia),未打磨的貝珠,共十串的組合,僅於 Langalanga 地區使用。
所羅門群島貝珠錢(tafuliae)Tafuliae, Shell Money in the Solomon Islands
所羅門群島貝珠錢(tafuliae)Tafuliae, Shell Money in the Solomon Islands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所羅門群島貝珠錢(tafuliae),為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人類學家的錢包」特展,透過郭佩宜副研究員協助,自所羅門群島購入、入藏。貝珠錢與國家貨幣並用,小串貝珠可用來交學費、教會獻金、買食物。大串貝珠用於聘禮、賠償、土地交易等重要場合。
雅浦石錢 Stone Money in Yap
雅浦石錢 Stone Money in Yap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石錢是雅浦(密克羅尼西亞)的重要傳統貨幣。雅浦人到三百海浬外的帛琉採集方解石,鑿製成形後,再運回雅浦島。石錢用途很多,如嬰兒出生的賀禮、收養小孩時支付的贈禮、結婚時的嫁妝、頭目上任的賀禮、造船的費用等。德國殖民時期,可用石錢支付罰金。
所羅門群島貝珠錢(bata wawa)Bata Wawa, Shell Money in the Solomon Islands
所羅門群島貝珠錢(bata wawa)Bata Wawa, Shell Money in the Solomon Islands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所羅門群島貝珠錢(bata wawa),為最華麗、價值最高之貝珠錢,使用最好的 romu(紅色)貝珠,中間為網狀編織;在婚禮中,主要致贈給新娘母親。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為「人類學家的錢包」特展,自所羅門群島購入、入藏。
雅浦的貝幣 Shell Money in Yap
雅浦的貝幣 Shell Money in Yap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貝幣是除了石錢之外,通行於雅浦(密克羅尼西亞)的貨幣,常見的有 yar(珠母貝)和 gau(經常串連鯨魚牙)兩種。於鮑克蘭所攝的照片中,一位雅浦人戴著貝殼錢。
所羅門群島新娘服飾 Wedding Dresses in the Solomon Islands
所羅門群島新娘服飾 Wedding Dresses in the Solomon Islands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所羅門群島的新娘貝珠服飾,為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人類學家的錢包」特展自所羅門群島購入,圖像依序為頭飾、額飾、臂飾、背心、腿飾、踝飾、裙或腰帶等。
排灣族巫師箱 Paiwan Shamanic Kit
排灣族巫師箱 Paiwan Shamanic Kit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此件法具盒下半部為木製,紅漆,用銅及貝殼裝飾;上半部是網袋,網口綴有小藤環,加上細繩,可束緊袋口。一般法具盒的製作方式是將整段木塊挖空而成,除盒底外,其餘幾面都有雕刻。雕刻題材多人和動物,動物紋中以百步蛇紋、鹿紋最多。
金紙與補運錢 Gold Papers and Fortune-Replenishing Money
金紙與補運錢 Gold Papers and Fortune-Replenishing Money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台灣的金紙與補運錢,出展於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人類學家的錢包」特展。進錢補運儀式特別需要用到「運金」,以及吊掛有色高錢(代表五行的精氣神),神明也會依照信徒個人運氣、八字等指示燒化不同數量的金紙。一般信徒燒化紙錢是交換的概念,進獻紙錢換得神明給予好運氣,或與冤家鬼煞和解。
排灣族銀肩帶 Paiwan Silver Band
排灣族銀肩帶 Paiwan Silver Band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排灣族銀肩帶,上縫有銅錢,1956 年任先民於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採集收購。
留言便利貼:如果世界上沒有貨幣?(生活與社會) Post-It Responses: What Would The World Be Like Without Currencies? (Life and Society)
留言便利貼:如果世界上沒有貨幣?(生活與社會) Post-It Responses: What Would The World Be Like Without Currencies? (Life and Society)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人類學家的錢包」特展觀眾便利貼留言回覆。
留言便利貼:如果世界上沒有貨幣?(平等與秩序) Post-It Responses: What Would The World Be Like Without Currencies? (Equality and Order)
留言便利貼:如果世界上沒有貨幣?(平等與秩序) Post-It Responses: What Would The World Be Like Without Currencies? (Equality and Order)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人類學家的錢包」特展觀眾便利貼留言回覆。
觀眾留言:「如果你可以用貨幣交換任何東西,你最想要用它來換什麼呢?」 Audience’s Responses: What Would You Like Most To Use Currency In Exchange For?
觀眾留言:「如果你可以用貨幣交換任何東西,你最想要用它來換什麼呢?」 Audience’s Responses: What Would You Like Most To Use Currency In Exchange For?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如果你可以用貨幣交換任何東西,你最想要用它來換什麼呢?」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人類學家的錢包」特展觀眾的留言回覆。
北美獸皮交易 Fur Trade in North America
北美獸皮交易 Fur Trade in North America
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
圖為一張加拿大「已定居」區域地圖的隨圖插畫,描繪原住民與紐約、新英格蘭地區墾殖者之間的毛皮交易。許多北美印地安社群使用毛皮作為交易貨幣,例如加拿大的原住民常使用河狸皮。一塊錢美金俗稱 "buck",即反應獸皮(buckskin)作為交易單位的歷史。
Langalanga 人製作貝珠錢 Langalanga People Making Shell Money
Langalanga 人製作貝珠錢 Langalanga People Making Shell Money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許多傳統貨幣已經停止使用,但所羅門群島的 Langalanga 人至今仍持續製作貝珠錢,使用不同種類的貝殼,製成貝珠。這支短片呈現 Langalanga 人製作貝珠錢的主要工序。
排灣族女長衣 Paiwan Woman's Long Clothes
排灣族女長衣 Paiwan Woman's Long Clothes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排灣族女長衣,上縫有古銅錢,1956 年任先民於屏東縣泰武鄉佳平村收購(No.10459)。
雅浦貝幣(gau) Shell Money "gua" in Yap
雅浦貝幣(gau) Shell Money "gua" in Yap
郭佩宜 Pei-yi Guo
貝幣 gau,一種綴有鯨魚牙的雅浦貝幣。通行於雅浦(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貝殼貨幣,常見的有 yar(珠母貝)和 gau 兩種。A "gau," a Yapese shell money threaded together with whale teeth.
新娘貝珠服飾 Shell Money Clothing for the Bride
新娘貝珠服飾 Shell Money Clothing for the Bride
郭佩宜 Pei-yi Guo
一套所羅門群島新娘貝珠服飾與設計草稿。在聘禮交換儀式中,新娘的父母為她準備全套貝珠服飾當嫁妝。紅色的貝珠特別貴重,代表了血,亦即生命力,因此結婚、見血的賠償時常以貝珠錢來代表「人」的生命。
萬那杜葉織蓆 Mat in Vanuatu
萬那杜葉織蓆 Mat in Vanuatu
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
女性使用的蓆子,由露兜樹葉編織而成。紅色的印花圖案是由植物根皮染製而成,邊緣有磨損。這是女性用於特殊場合(特別是婚禮)的衣飾物(qan vivi),或是作為女人在婚禮中高舉過頭用於遮蔽的草蓆(qan hunhuni),蓆面的花紋是月亮(vule)。蓆子也是萬那杜的區域地方貨幣。
越南美金造型紙錢 Vietnamese Spirit Money designed in the U.S. Dollar
越南美金造型紙錢 Vietnamese Spirit Money designed in the U.S. Dollar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越南的紙錢,仿製美金式樣且具有不同幣值,購自越南,出展於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人類學家的錢包」特展。越南人認為越戰期間的大量死者,包括了南越人和美國人,且死者們不認識當前通行的「胡志明貨幣」,只認得當時的通用貨幣美金,因此在死者的社會中反而是美金最為通用。
雅浦大型石錢 Stone Money in Yap
雅浦大型石錢 Stone Money in Yap
郭佩宜 Pei-yi Guo
石錢是雅浦(密克羅尼西亞)的重要傳統貨幣,尺寸較小的石錢收藏在家中,贈禮交易時轉手,但尺寸較大的石錢則留在原地,惟大家都知道所有權人已經易手。圖為雅浦現地的大型石錢。
海貝(寶螺) Seashells (cowries)
海貝(寶螺) Seashells (cowries)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自然海貝,背皆磨平,可穿繫為佩飾,亦可附於車馬、器物、衣服旁作點綴,自然尚可看作是冥幣,為死者聚集的財富。出土很多,總數約在 3000 枚以上。所藏約 300 枚,「寶螺」種類有待進一步鑑定。表面沾附硃砂。
雅浦貝幣 Shell Money in Yap
雅浦貝幣 Shell Money in Yap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貝幣是除了石錢之外,通行於雅浦(密克羅尼西亞)的貨幣,本藏品於 1962 年由鮑克蘭(Inez de Beauclair)自雅浦收購。Besides stone money, shell money is the circulating currencies in Yap.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