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裝飾

一、製造裝飾品的材料
 

  就泰雅族的裝飾品而論,其所用的材料大半不是他們自己所成製造的。有些是他們向外地輸入材料,如貝珠是;有些是他們向外地輸入成品,如金屬製成的裝飾品、貝錢或貝製菌狀耳飾等。為了澈底了解裝飾品的製作背景,特將製作裝飾品的材料詳細討論於下:

(一)貝:

  以貝為材料製成的裝飾品,在泰雅族的裝飾品中佔的份量很大。大者如貝錢、菌狀耳飾、梯形耳飾等,小者如貝珠;貝珠是穿成各種裝飾品的材料。雖然貝製品在泰雅族的裝飾品中很普遍的存在,但製貝工業在泰雅族並不生根。這種現象或許與環境有關,他們是山居民族,貝是海裡的產品,得不到原料使他們無從下手。另外一個原因是製貝是一種較為精細的技術,不是泰雅族所有的技術水準可以勝任。雖然南澳群的泰雅族人曾漸漸地從噶瑪蘭族學得了製貝技術,但產品之粗,產量之少,不能影響南澳群的裝飾品。一般說來,南澳群的貝製品是從居住在宜蘭平原的噶瑪蘭人輸入的。至於噶瑪蘭人是販賣者或者是製造者,由於文獻不足,泰雅族人又沒有述及,而無法知道。不過,從上文的推測,噶瑪蘭人可能是貝製品的製造者,否則泰雅人無法從他們那裡學到製貝的技術。

 

(二)金屬:

  冶金術在泰雅族從沒有出現過,他們所採用的裝飾品都是自外地製成成品而輸入的。裝飾品的製造者可能是漢人,輸入的經手人可能是漢人也可能是他們自己。在裝飾品中,質料以銅佔多數,其次是鎳,但沒有發現過金、銀等貴重金屬。

 

(三)麻:

  麻的用途在裝麻線,用以穿貝珠,以製造各種裝飾品,雖然不算重要的材料,可以勉強說是次等材料了。

 

(四)籐:

  也算是次等材料了,在製造腰飾及腿飾時需要籐篾編成條狀籐帶,然後再在帶的表面綴上貝珠串。

 

(五)野豬牙:

  指野豬的兩個犬齒而言,是製造臂飾的上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