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裝飾

二、裝飾品的種類與功用
 

  在這裡,筆者首先聲明的是,以下所用的幾個名詞,如頭飾、耳飾、胸飾、臂飾、腕飾、腰飾、腿飾與胸飾等都不是南澳人的觀念,而是筆者為了便於敘述起見而用的。下面就依序逐項敘述:

 

(一)頭飾:

  頭部的裝飾只有兩種,完全是為了頭髮而設計的。泰雅族的髮式男女相似,均蓄長髮而不剪短。長髮自然下垂或盤於頭上,不是以年齡或婚姻狀況而定,而是以工作或休閒而定。空閒在家時頭髮自然下垂,他們認為這樣比較美觀;工作時為了方便起見,將頭髮盤於頭頂,男的以帽罩住,女的則以髮箍壓住。不論頭髮自然下垂或盤於頭頂,頭髮是從中間分開,然後再梳向後方。我們瞭解了泰雅族的髮式,才能瞭解有關頭髮的裝飾品:

 

  1. 壓髮箍buga(插圖八:A),以麻線穿長方形的貝片而成,貝片的大小約4.5 cm×2 cm,貝片有兩孔,以二根麻線串起以貝片的短邊相連接,大小以適合套在頭頂為度。它的功用在壓住頭髮,不使頭髮零亂。是婦女專用的裝飾品。這種裝飾品不僅限於盛裝時佩戴,平時也用之。

 
 
 

  除了長方形的貝片外,再加上圓形貝錢mayuŋ貝錢並不是每個男子均可佩戴的,凡參加過戰爭或獵過人頭的人始可佩戴,且可戴的部位很多,也不限於頭部,頸部、衣服上均可佩戴。(插圖八:B)以為裝飾品就變成男人的壓髮箍mayuŋ buga。一個壓髮箍上大概有三或四個貝錢。

 
 
 

  目前,泰雅族的男子多為光頭或西洋髮式;婦女多採燙髮。上述的壓髮箍已失去其原有的功能變成歷史陳跡。

 

  2. 貝珠束髮繩baohol kaha它的形狀像是項鍊,不熟習泰雅族文化的人,見到了它一定會誤認為項鍊的。每個束髮繩共分四股,每股之上串有貝珠,貝珠作連續排列。這四股貝珠串並不是各自分離的,而是靠兩端及中間的數個節而連在一起。連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這樣的:先將兩股麻線合在一起串在另一種顏色但與貝珠大小相同的料珠,料珠的數目大約為三個或四個。另外的兩股也照上述的方法連起。本來是四股的束髮繩,現在變成兩股了。再將這兩股珠串合併串進一個較大的或同樣大小的料珠內。再以上述的相反程序將它變成四股。另一種僅將四股穿線穿進一個料珠,然後再行分成股。全束髮繩除了節及兩端為料珠外,其他部分均為貝珠。束髮繩的用法很簡單,先繩髮將套個活圈套,將頭髮串進套內,繫在頭髮的根部,剩餘的髮繩隨著頭髮自然下垂。貝珠束髮繩是男女通用的裝飾品。

  基於髮式改更的因素,貝珠束髮繩現在也廢棄不用了。

 
 

(二)耳飾:

  耳飾共有三種形式,均以貝片製成。茲將其形狀、功用敘述於下:

  1. 菌形耳飾mayuŋ babak(插圖八:G):形狀像香菇,故名。與菌形耳飾相伴的有耳飾下垂tawil,也是一種貝珠串,共分四股,除了頂端合在一起外,另一端各自分開,且每一股珠串的下端有一小銅鈴。頂端有一環狀小套,周圍穿以與貝珠不同顏色的料珠,該套的功用在穿菌狀耳飾的柄部。這種耳飾與下垂物是男子的裝飾品,參加盛典或慶功會時始可佩帶。

 
 
 

  有時,僅帶mayuŋ babak 而不帶tawil,當然在這種情形只有在比較不重要的場合(如出征)才會出現。

  也有以細竹為菌柄、以小的mayuŋ 為菌傘而代替真正mayuŋ babak。竹與貝錢的連結以麻線為連繫物。

 

  2. 扇狀耳飾vikao(插圖八:C):耳飾的貝片部分像扇子,故名。扇柄朝上、扇端朝下。扇柄的尖端處,有二小孔,用以穿線,線的向上延伸變成耳飾的繫,以六條線穿成六條珠串,這六條珠串,以薄銅片連在一起,即每條線穿一粒珠後,即穿一塊長方形上有六孔的銅片,這塊銅片的長度約等六粒珠並排的長度;寬度等於珠的直徑。看起來非常整齊。最後六條線分別合成兩條線,用以穿進耳孔。扇柄上的兩孔除了穿繫外,另外又附有小扁銅鈴。銅鈴共有二隻,每孔的傍邊一隻。扇形耳飾是婦女們佩戴的裝飾品。

 
 
 

  3. 梯形耳飾vikao土名與扇形飾相同,功用亦相同。因其形狀像幾何圖形的梯形而得名。這種耳飾除了麻線的繫用以穿進耳孔外,無任何附件。

 
 

(三)頸飾:

  頸飾共有兩種:男子佩戴的與女子佩戴的,土名與形狀均不相同。

  1. 貝錢項圈mayuŋ siukun圈的結構很簡單。以四個貝錢釘在以籐編成的長帶上。帶的寬度很窄,最多2 cm,帶的兩端有麻線用以繫結。這種頸飾是專給男子佩戴的。

 
 

  2. 貝片項鍊kaʔaŋ以白色長方形貝片kalau 穿成。貝片的大小約為0.7 cm × 4 cm,穿法與壓髮箍相似。項鍊的貝片串的數目不定,筆者所見過的有四、五、六、九等四種,各個貝片串僅以兩端連在一起,其餘部份各自分離,兩端各有繫繩,繫在頸間,胸前有許多貝片串,呈倒拋物線形,非常美觀。據報導人稱,這種項練以貝片串多者為佳。該項鍊是為婦女們而設計的。

 
 

(四)臂飾:

  臂飾是為男子們而設計的,佩帶這種臂飾的目的在表示男子們的英武,是勇士們佩帶的。臂飾有銅的也有野豬牙的,茲分述於下:

  1. 野豬牙臂飾wakai svijak(插圖八:F):以野豬的一對犬齒為材料,將兩齒的根部連在一起,以麻線繫緊野豬的犬齒本來就呈灣曲狀,以其原有的狀態,兩齒以齒尖相連,呈近似的圓形。

 
 
 

  2. 銅螺旋臂飾(插圖九:B):這種臂飾以黃銅製成銅絲,再以銅絲盤成螺旋狀的臂飾。

 
 
 

  3. 臂鈴:以布或麻繩繫起,並繫在一條帶上,為小扁銅鈴,用時繫於臂上,是跳舞時的裝飾品,僅男子佩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