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人口與家族構成

一、人口
 

(一)南澳村的人口

 

  南澳鄉南澳村的全村人口為二百二十七戶;一千一百六十人民國50年8月初調查時。。但是其中的八十戶,三百七十六人是平地戶口參見上節〈漢人聚落〉。。另外,屬於蘇澳鎮南強里第四鄰的茄苳部落有十一戶,七十三人的泰雅戶。這裡的人口統計不包括平地戶口八十戶,但是包括茄苳部落的十一戶泰雅族人。

 
 

1. 戶數與人口

 
 

  總人口為一百五十八戶、八百五十七人。屬蘇澳鎮南強里第四鄰的茄苳部落,原來也是南澳村的戶口,後來因為這部落的人們信奉真耶蘇教而遭排斥,所以集體遷離南澳村自成一部落。本來一共有十六戶,後來這種宗教上的歧視緩和了以後,又漸漸地遷回南澳村。因此,將茄苳部落和南澳村一併統計並無不當。

 

  南澳村成立於1932年,即在這一年合併kəvevu gogot 兩社,遷離其原居地,在現今的位置合成南澳社。這兩社合併之前的人口與合併後的人口,可列表比較如表11。表中的人口數字是從臺灣總督府理蕃課編的歷年的《蕃社戶口》摘錄出來的。

 
 

  由表二的歷年戶數可知道,因為各社的遷移離合頗為頻繁,歷年的戶數都有出入。例如kəvevu 社1929至1930年間的戶數由四十五戶突減為三十六戶。1931年到1932年又突然增加為五十戶。這種突然的增減,顯然的並不是自然的增減,而是因遷移合併所致的人為的變化。

南澳編輯註:表二編號修正

更新日期:2024/12/10

文中表二應指表11。

 

  kəvevu 社是南澳群泰雅族的主社,其過去在原居地的戶數,自1915年至1929年的十四年間,除了1924年是四十二戶以外,其他每年的戶數都是四十三戶。總觀其歷年的戶數,大致安定在四十三戶至四十五戶之間《蕃社戶口》。。以其主社的戶數也不過是四十餘戶,與阿美族的一社擁有數以百計的戶數,大有差異。

 

  如上述,南澳村是由原來的kəvevu 社和gogot 社合併而成的。現在的一百五十八戶中,來自kəvevu 社的有七十五戶,gogot 社的有四十一戶,共一百十六戶。與1932年合併時這兩社的總戶數(kəvevu 社五十戶;gogot 社五十三戶。參見表二。)一百零三戶比較,增加十三戶。但是kəvevu 社增加二十五社,而gogot 社反而減少了十二戶。現在的一百五十八戶實在是不僅來自這兩社的,其他戶數遷來之地如下:

南澳編輯註:表二編號修正

更新日期:2024/12/10

文中表二應指表11。

 
 

2. 性比例

 

  臺灣土著族的性比例「全體的平均是男多於女,但泰雅族卻是例外,女多於男。如果詳細觀察,泰雅族全體的平均雖然女多,但裡面也有男多於女的。就是住在差不多的自然環境裡面的同一部族的各社間,也有不同的情形陳紹馨,1950,p. 13。。南澳村泰雅人口的性比例構成為男四百二十六人,其百分比為49.70%,女四百三十一人,百分比為50.30%,女多於男,但其百分比只相差0.60%。性比例性比例:男每百所當之女數。為101.17,差數為 - 1.17。但是特殊年齡階級的性比例差數性比例差數:正數為男多於女;負數為女多於男。則甚大,例如,四歲以下的性比例是130.00 ,女多於男其差數達 - 30.00;六十歲以上的性比例為111.76,仍是女多於男,差數為 - 11.76。表12為臺灣土著族的性比例(1941年)與南澳村及金洋村的性比例的比較。

 
 

如表12《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所示,臺灣土著族中阿美族,泰雅族和賽夏族三族的性比例是女多於男

 
 

金洋和南澳正是泰雅族中兩種不同的情形。金洋村的性比例為93.51,男多於女;南澳村為101.17,女多於男。與1934年這兩村的性比例,金洋93.10;南澳104.88比較,相差甚少。就是二十七年前,這兩村的男女性比例趨勢延續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