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人口與家族構成

 

2. 性比例

 

  金洋村人口的性比例為93.51,男多於女,差數為6.49。這是在一般性比例女多於男的泰雅族中,一項有異於一般統計的例子。同時也是這一次調查的,兩個位於不同環境的村落,在其人口現象中的一大差異。即金洋村男多於女,而南澳村則女多於男。

 

  從《蕃社戶口》的記錄,我們可以發現泰雅族各社的男女人口數之極大部分都是女多於男。至少南澳群泰雅族各在1915年的男女比例是女多於男的。而且其性比例似有逐漸傾向男多於女的趨勢。此將金洋村以及南澳村合併成立以前各社的性比例列表比較如表19。

 

  金洋村在1924年以前為女多於男,而1925年以後則只有1928年是女多於男。

 

  kəvevu 社在合併為南澳村以前一直是男性佔優勢。babo kei-kai 社與gongo 社合併以前為女多於男,合併後即變為男多於女。如果以泰雅人的性比例原來為女多於男,後來由於合併遷徙,環境的變化而漸漸地傾向男多於女,那末金洋和南澳兩村只能說是例外了。因為未經遷離而留在原居地的金洋村的性比例是男多於女;相反的,經遷徙合併而成的南澳村卻仍然保持著女多於男的性比例。

 
 

3. 年齡分組

 

  金洋村男女人口之年齡分組與各組所佔百分比如表21。將年齡不詳之十人歸入五十歲以一組,照Sündbarg氏所訂的標準,可整理其年齡構成分組如下表(表22)。

 

  金洋村人口也是增進型的,而且其三年齡組的百分比與南澳村的極為相近,可比較如下:

 
 
 
 

  表21的年齡分組,有一項顯得特別不調和的,就是15~19歲的女性人口特少,只有六人,與同年齡組的男性人口十七人比較,只有三分之一。其原因為何,則未能得知。

 

(三)南澳村與金洋村人口現象的比較

 

  從上面所揭的有關南澳及金洋兩村人口的圖表於記述,可比較這兩村的人口現象如下:

 
  1. 依照Sündbarg氏所訂定的年齡構成標準來看,兩村都屬於增進型,而且兩村的三年齡組的構成百分比極為相似。0~14歲與15~49歲兩組所佔的百分比接近,50歲以上的則相差懸殊,大約只有少壯兩組的三分之一。
  2. 兩村的性比例成對比,南澳村女多於男,而金洋村則男多於女。孤立在山中原居地的金洋村,其性比例由女多於男變為男多於女。遷離原居地合併數社而成的南澳村反而一直保持着女多於男的性比例。
  3. 兩村低年齡組所佔百分比均高,顯示光復以來人口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