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狩獵

1
 
一、前言

南澳泰雅族人的經濟生活,是以農業為主,以狩獵、捕魚、採集為輔。狩獵的生活,在他們的經濟生活中,雖居於次要地位,但仍有其特殊的意義。
狩獵的進行,依時間分,可分為二類如下:
(一)平時的狩獵:指在平時農閒之時進行的狩魔,可單獨行動,亦可採集體行動。狩獵的方法,亦有陷機法及捕獵法兩種。如屬集體狩獵,參加份子不受gaga及部落限制,組成的獵團,首領是由富有經驗的獵人或gaga的首領擔任,獵獲物則歸參加者平分。

(二)狩獵季的狩獵:指在豐年祭smaato前(參看本書上册宗教章,頁二七五)1個月中全部gaga的集體狩獵。開始的時間,各gaga不一定相同,然而其最大特點是全gaga的人必須要在此月中遵守若干禁忌,獵獲物屬於全gaga人所共有,對gaga之外的人則為禁忌物,因此其分配亦僅跟於同gaga之各戶。

在部落領域範國內之無主荒地中,同部落之人皆有權在其間裝置陷機或捕獵動物。在各部落領域以外之地區,凡南澳區同流域同盟qutux ləlioŋ kalesan之屬地,不分獵區,各同盟部落中人,均可享受狩獵權,同時並認為在公共獵區所出產的動物為全同流城同盟部落所共有,故除在豐年祭這一個月之外,均需遵守在公共黨區獵獲物之 “見者有份” 的分肉方法。同流域同盟部落對公共獵區的共同利益,有共同維護的責任,嚴禁同盟以外之人進入公共獵區狩獵。同流域同盟之人,在公共獵區發見他人所留之獵獲物上及裝置狩獵陷機、陷穽地區之拒占標幟時,應共同遵守禁例,尊重物主的 “拒佔權”(參看本書上册部落制度及財產制度節)。

狩獵是男性的事,男孩子到了十歲以後,便隨父兄參加獵團到獵區去學習裝置陷機類的技術和狩獵的經驗,直至他們獵得了第一個野獸之後,方才被視為是一個真正的獵人。南澳的泰雅人對於少年的獵人,第一次參加狩獵甚表重視,一方面固為此少年獵人的安全留意,另方面也為此少年獵人對狩獵事業之喜愛與厭惡開始予以熱切的擔憂,因為常有少年人在第一次狩獵後,由於狩獵動作的太過驚險,而終身不敢單獨再去狩獵。少年人的第一次參加狩獵,當其父兄或獵團獵得第一個野獸時,則將獵物自胸破開,取出獵物胸內凝固的血塊,給少年人生吃,同時並由少年人之父兄或獵團的領導者為之向祖靈祈福,曰:

 

「下次來時你(指少年人)一定能夠獵得野獸,祖靈會幫助你,認真地在此打獵」

 

他們對少年獵人第一次的獵獲物的是壯大及幼小的,亦有一套看法,即當獵獲壯大野獸時,則此父或隨團首領會說:

 

「這個人第一次就打到了這麼壯大的野獸,將來一定不會再打到更多的野獸了」

 

如獵獲幼小的野獸,則賀之曰:

 

「這個人第一次就打到一個小動物,將來一定會得到更多的野獸。」

 

這種說法,其實並不是因為他們喜歡幼小的野獸、厭惡壯大的野獸,而是另有一種巫術的作用,以防野獸知道他們又新增了一個狩獵的好手,而遠颺他方。另一層作用是,在獵區時最忌驕傲,以自己的獵獲物沾沾自喜的人,必遭祖靈所忌,便不再暗中保護幫助獵者狩獵了。而對於狩獵成績不佳者,則給于鼓勵,以增其信心。獵人的退休年齡,是沒有一定的,完全要視個人的體力而定:退休狀況有二,一視在獵區中能否維持自己的安全,一視在獵區中是否要拖累他人的行動。

 
二、獵具

泰雅族的獵具除陷機類於另節詳述外,大致與戰爭時的武器相同,茲在比作一簡單的敘述:
1. 弓behonjeq:弓桿以一種稱為tagan的大毛竹及桃木bukie造成,弦以鐵線或麻線數股搓成。

2. 箭slaqel:箭頭有的是鐵製的,有的是竹削的,前者分無倒鉤、單倒鉤,多倒鉤三種,後者分單頭無倒鉤與多頭有倒鉤兩種。除多頭有倒鉤的箭,用以射鳥類外,其餘皆為獵獸時所用。箭桿以稱為binuk及ʃinalik的兩種細竹製成。箭桿的尾部無羽毛,尾端有繩槽。

3. 刀lalao:分短刀(約一呎餘)及佩刀(約二呎餘)兩種。短刀之柄中空者,稱lalo soto,可裝於桿上,作為劈刀用。刀的來源是與平埔族交換得來。

4. 刺槍bətegux:槍桿以竹(一種稱為lima的普遍竹子)及較硬的樹枝如leuk、boi及sgalou等製成。槍頭從前用lima竹子削尖,裝於桿上,後則改裝鐵製的槍頭。

5. 火槍batus:以獵物如鹿之皮、鹿茸、鹿鞭以及其他種獸類的皮,向平埔族交換得來。槍枝不太普遍,日人來後已被沒收。

 
 
三、出獵及其準備

出發的日期,是由獵團的首領決定,當獵人們出發往獵區之前日,自然要準備一下赴獵區應用的東西,是日男人在家準備武器,如佩刀、長槍、弓箭等物,婦女則為男子椿小米,準備綠豆、辣椒、食鹽等副食品,以及狗的食料(小米糠),另外用的東西如打火石、火絨、煙草、鍋、籐編大碗、竹製匙子、羌皮(用以披身)、裝雜物的藤編套袋、小刀等物。次日起行時均放入背網中背負之。

出發之日的早晨,天尚未明之時,要舉行鳥占,派三個會聽蕃蓽島siliek(屬燕雀目、知目鳥科,鳥之眼有白圈,藍色羽毛,體甚小,棲於高山林中,或茅草之中。)鳴聲的獵人到附近山邊去問此行凶或吉,去時只帶拴狗之籐皮繩koi xojil、弓、箭去(碧候人只帶拴狗之籐皮繩——特稱wanni去,而不帶武器。),三人到達後可在一起,亦可各自分開一段距離,最遠時達百公尺,普通多二、三十公尺,站在林木前嚅囁地向siliek鳥說:

 

「不要給我唱壞的歌聲,
你唱的要好,
不要使我們在獵區跌倒受傷,
賜給我們很多的野獸。」

 

或說:

 

「如果你(指蕃蓽島)願意教我們去,一定能够幫助我們得到很多的動物,在路上保佑我們不要跌倒、被蛇咬到以及受傷,如果你不願意教我們去的話,我們明天早上還要來,如果你願意教我們去,請你在樹上唱好的歌聲。」

 

說畢後,靜聽蕃蓽鳥的鳴聲,如鳥鳴聲為「sai—, sai—, sai—!」長聲,則表吉,表示sliek(蕃蓽島)已允許獵人去了。如鳥鳴聲為:「dri, dri, dri」短促鳴聲,則表凶,獵人們便須退回,等次日晨再去卜問。當三人都卜吉,或其中一、二人卜吉,一人卜凶,則卜凶者自己退下,卜吉的人還要留在左近的地方再問一次,如果第二次仍是吉,則三人把帶去的拴狗的籐皮繩、弓、箭放在原處,此時如把該等物帶回村去,則犯了禁忌,當行獵時有危險。三人回村中後,召集獵團的獵人,帶著準備好了的糧食、雜物、獵狗、長槍等重返卜地,拿原先置於該處的繩索及弓箭,大家(包括先前卜凶的人)一同跟著卜吉的獵人向獵區進發。

如果是卜凶,大家不聽siliek鳥的阻止,仍然是要勉強去打獵,則便是犯了禁忌:到獵區後,不但打不著野獸,還要有危險的事故發生,譬如跌倒、負傷、被蛇咬等。

他們認為獵團中的男女的私通和強姦等行為,都是禁忌的事,必要令犯者承認,殺豬請大家吃以謝罪完畢後,獵團始能出發,否則當大家到獵區後,同樣會使獵團中之人招致莫名的傷害,甚至有人以自己的刀砍傷自己的腿的怪事發生。

當獵團出發後,在半途,如某人身體不太舒服,而又不慎踢到石頭,則表示犯了禁忌,此人一定得放棄去打獵退歸家中,否則到獵區後,會生重病。但對健康的人則可不計。

又當行進至半途時,突見蕃蓽鳥由路邊林中打獵人們的面前或頭頂前方急飛到路的另一邊,並發「dri, dri, dri,」的鳴聲,則表示前途有危險,這次的出獵必無收穫,要退歸村中,等明日再占後,始可出發。但如已過半途,或已進入獵區,此時如仍有上述情形發生,則沒有什麼作用,也不會有什麼影響。如蕃蓽鳥飛過時,不發鳴聲,或發「sai—,sai—,sao—,」之長鳴聲,對獵人亦無影響。

出發之後,一路之上,一定要保持靜寂,這亦是一種禁忌,以防野獸聽到人聲而離去。

如獵團已經準備次日出發,獵團中忽有人死亡,則一定要等把喪事安排料理好後,才能出發。

男子們既已出發,女子在家向已死之祖先祈求保佑丈夫的安全,說:

 

「在他打獵的時候,要保佑他,希望順利的得到野獸,不要受傷」

 

然後妻子在家的工作便是做酒,織布及到山田工作。
當他們在各別去打獵時,個人仍要去行鳥占及遵守各樣禁忌。

又當他們在出去到山中放置lusa陷機(見陷機一節)之晨,同樣要去行鳥占,去時只帶陷機lusa上的吊繩去,咒語或出獵時一樣,也是要聽兩處蕃蓽鳥的鳴唱。卜吉,則將吊繩放於第二處鳥占之地,回家取物品後,再來拿吊繩,向獵區進發。

 
四、獵物

獵物分獸類與禽類兩類,茲分述之如下:

(一)獸類
 1. 山豬bijak;獵獲最多。
 2. 山羊mitɕ’is:喜在山坡之下坡處,成小群生長,喜乾燥之地。
 3. 羌bala:在山上的平原、山坡處,色褐,喜潮濕地。
 4. 山鹿kanu,或為水鹿,生於山谷潮濕多草之地,全身棕色,僅腿窩處有白色。角為一叉型。
 5. 梅花鹿banga:生於平原多草之乾燥地,背上有白色之金錢圓斑。角為三叉型。
 6. 熊ŋaru;在山崖之地出沒。
 7. 猴子yuŋai;喜棲於樹上,以鐵陷機或捉猴籠捉之。
 8. 豹kli;在高山及平地均有,喜棲於樹上。
 9. 山猫。
 10. 貍tiliak;大小如山猫,體黑,有白色之鼻樑,住於樹洞中。吃香蕉、水菓等。以陷機捉之。冬季最多,夏季少。
 11. 穿山甲koum:以夏季雨後最多見,族人上山尋足跡至其洞,挖找之,或以鐵陷機、trigi陷機捉之。
 12. 狐狸kbuhu:以陷機捉之。冬季最多。
 13. kwabui:大小如山猫,灰白色,居於河邊之洞中,喜吃蟹、青蛙等,冬季最多。多以陷機捉之。
 14. kimuli;大小如山猫,褐色,唯身上有小黑圈,佈滿全身。牙銳,能咬人。居於山洞中,冬季出沒。以鐵陷機等捉之。
 15. bala;毛褐,尾長而黑,性兇,生於山中,喜吃小動物,狀似狐狸。多以陷機捉之。冬季最多。
 16. klamu:長約一呎半,鼻長。尾部亦長一呎餘,而能散發臭味,其味如焦米之味,吃時去尾不食。以鐵陷機捉之。
 17. 飛鼠jabis:長約一尺餘至二尺,紅褐色,白日藏於樹洞中,夜出。在樹上放trigi捉之。
 18. 松鼠kəmbin:棲於地上,以鐵陷機及loŋnae陷機捉之。體較大。
 19. 小松鼠bonhous:紅褐色,善跳躍,白日棲於樹上。及夜則下地找尋食物。以小型的loŋnae捉之。體型較松鼠為小。
 20. 山鼠:大小如松鼠。腹胸白色,背如家鼠。
 21. 大山鼠muk:長約一尺,尾粗如人之大拇指而短(四寸長),居上之毛甚短。體肥,在山上掘洞棲之,有時洞洞相通。以loŋnae及鐵陷機捉之。
 22. 家鼠gouli gnasal。
 23. 兔ʃibirat。
 24. 蝙蝠kiabih:在山洞或樹洞中,白日以棒打之。用火燒吃。

 

(二)禽類
 1. 鷲鷹kuali:以鐵箭頭的箭射之,或將鐵陷機放在樹上,機上放食物以誘捕之。
 2. 梟鷹jik:飛行甚速,以箭射之,然不易射獲。
 3. 烏鴉tɕ’agon:成群飛至,在鐵陷機四周放花生捉之,或以他種捉鳥陷機圈捉之。
 4. 山雉klaken:以tloŋna捉之。
 5. tugabah;狀似山雉,羽毛長,身毛黑色,翼上有白毛,尾有白色橫條,嘴、爪皆紅色。飛行甚慢而不遠。冬季出現。
 6. kuju:大小如三、四個月之鷄,頸下紅色,陸行。鳴聲如piago, piago。以trigi捉之。
 7. pkolai:紅褐色,有黑點。黑嘴黑爪。陸行,稍能飛。狀似鷄,大小如三、四個月之鷄。鳴聲如pkolai, pkolai。
 8. piʃwilok:全身紅褐色。大小如三、四個月之中等鷄。鳴聲如wihou, wihou。能飛。
 9. 鷺絲kujeu。
 10. 前述番蓽鳥有神聖意義,故禁止捕獲。

 
索引權威詞
巫術 鳥占 碧候村 平時的狩獵 狩獵祭的狩獵 獵具 出列 獵物 一般祖靈觀念 豐年祭

相關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