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狩獵
二、獵具
泰雅族的獵具除陷機類於另節詳述外,大致與戰爭時的武器相同,茲在比作一簡單的敘述:
- 弓behonjeq:弓桿以一種稱為tagan 的大毛竹及桃木bukie 造成,弦以鐵線或麻線數股搓成。
部落觀點:弓的材料
更新日期:2024/12/10
「製弓常用呂宋莢迷,泰雅語名為pengul,是臺灣最好用的弓之木材。在新竹臺中一代則好用大丁黃做弓,泰雅語為siliya。弓作為武器,製作出來的一定可放10年20年。有人說九芎也很好,最近很多學生在用九芎製弓,到第3年一拉,就斷掉了。九芎還會腐壞、蛀蟲,水分缺失後也容易破裂。」
2024/09/28 ,訪問韋建福老師於自宅。
- 箭slaqel:箭頭有的是鐵製的,有的是竹削的,前者分無倒鉤、單倒鉤,多倒鉤三種,後者分單頭無倒鉤與多頭有倒鉤兩種。除多頭有倒鉤的箭,用以射鳥類外,其餘皆為獵獸時所用。箭桿以稱為binuk 及ʃinalik 的兩種細竹製成。箭桿的尾部無羽毛,尾端有繩槽。
部落觀點:箭的材料
更新日期:2024/12/10
「箭桿材料是用矢竹箭竹,因為箭頭較大,尾端較細,所以射出去的箭不會亂飄。」
2024/09/28 ,訪問韋建福老師於自宅。
- 刀lalao:分短刀(約一呎餘)及佩刀(約二呎餘)兩種。短刀之柄中空者,稱lalo soto,可裝於桿上,作為劈刀用。刀的來源是與平埔族交換得來。
- 刺槍bətegux:槍桿以竹(一種稱為lima 的普遍竹子)及較硬的樹枝如leuk、boi 及sgalou 等製成。槍頭從前用lima 竹子削尖,裝於桿上,後則改裝鐵製的槍頭。
- 火槍batus:以獵物如鹿之皮、鹿茸、鹿鞭以及其他種獸類的皮,向平埔族交換得來。槍枝不太普遍,日人來後已被沒收。
部落觀點:子彈帶
更新日期:2024/12/10
「這件文物(典藏編號30063)專門放子彈,狩獵時會綁在身上,隨身攜帶十分便利,其他狩獵器具通常放在方形籐包內。」
2023.01.12-13 陳双成籐編工藝師至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文物調閱。
部落觀點:火藥製作
更新日期:2024/12/10
「以前火藥都是自己做,重新填裝回彈殼內,通常都在工寮製作,因為發射後彈殼留在槍管內,可以重複利用。子彈通常一次最多攜帶十顆,放在手方便拿取之處。」
2023.01.12-13 卓順來籐編工藝師至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文物調閱。
部落觀點:火藥的改變
更新日期:2024/12/10
「以前會將火藥放在竹節內,此文物(典藏編號30063)應是日治時期後,有子彈、彈匣的概念而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