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狩獵

五、陷機種類
 

  泰雅人每在裝放陷阱、陷機之前,先查看地上獸類或禽類的足跡,於足跡眾多處裝設之,則每有所獲,茲將陷阱、陷機分述如後:

(一)陷阱burliŋ為集獵團中四、五人合力挖得,一次挖數個。地點多選擇山坡中間,樹林茂盛的地方,查看動物的足印後,再多處掘坑。坑形方形,長、寬各約一公尺半,深約二公尺半,掘好後,坑底密插長約五十公分削尖的竹刺,竹刺斜插,刺尖向山頂,刺尖露出坑底二十五公分左右。坑底佈置好後,然後在坑口架樹枝,上再加放樹葉、草、土等使平,最上再加樹葉一層,使不露痕跡。之後再在阱之左右置放乾樹枝欄之。動物落入,立被竹刺穿腹而死。有時在坑上種植地瓜,以誘山豬來食。這種陷阱,常能獵獲山豬、山羊、羌、山鹿、熊等野獸。在裝置完畢後,約五天或十天去看一次,有無獵獲。

 

(二)鐵陷機təlak分大小兩種,在動物出沒之地,掘小孔,把機架入,機踏板則與地平,上鋪乾草、樹葉。機上帶有鐵鍊,鎖扣於旁邊之樹幹底部。獸類如山豬、熊、鹿、山羊、猴子及較小之動物,如誤踏機踏板,則足髁立被夾鎖住,不能脫逃。這種鐵陷機,家家均有,甚為普遍。架好後,約十日去察看一次。

 

(三)loŋnae此類陷機,除猴籠外,均藉重物下壓之力,將動物壓斃。茲分述如下:

  1. 猴籠:在樹上以木柴及籐皮架一木籠,籠留門,籠內則張機關與門之啟閉相關連,在機關上置以地瓜,猴類每入內偷食,只要觸動機關,則門自閉,猴即被活捉。

 

  2. 捉鳥者:農忙之時,鳥類群聚,啄食穀物,泰雅人每於地上掘一深約十五公分,長寬各約五十公分之坑,如圖(插圖廿一上圖)所示,上以樹枝b支架石板a, b以繩索c牽連至遠處,坑中則實以穀物小米d,當小鳥類飛入啄食時,則拉動c繩,因而b棒離開a板,a板下壓,將鳥類蓋入坑中,然後人即在坑邊開一小孔,伸手入內活捉,一日之內所得甚豐。以火烤食之。

 
 

  3. 捉小動物者:小動物如鼠類者,每以此機捉之,如圖(插圖廿一中圖)所示,a為石板,b、c為支棒,b棒架於c棒之叉口上,b棒之一端則抵住石板a,另端連以繩索d(為籐皮或麻),d之另一端則連以消息栓e(竹木製),栓之兩端各搭於支棒c及消息棒f之上,同時f藉d繩之拉力而緊壓在支棒c及h之上,g則為食物一塊。機關之兩旁堆以石頭i,防鼠類由兩邊偷食,而避過機關。當鼠類偷食餌食g時,牽動消息棒f,因而使消息栓e脫離消息棒f之羈絆,緊張之繩d因而鬆弛,b棒不復能支持石板a,而a即下壓,將鼠類壓斃。

 

  有時亦以大的樹幹劈為兩半,以籐皮及小木杵將之做成一個一面平之板形木排如圖五中之j,以代石板。此種陷機,為白日做成,經過一夜,次日晨去察看一次。

南澳編輯註:插圖五編號修正

更新日期:2024/12/10

內文「如圖五中之j」,應指插圖廿一。

 
 

  4. 捉大動物者:如圖(插圖廿一下圖)。

 
 

  每用以捉山豬、山鹿、山羊、熊等大型動物。其架設處多為一邊靠山崖,如無山崖則在一面埋以密柱,如圖中之m,不使動物由後方進入。圖中,k為由數支直徑約呎餘之大樹幹建為一排之大木排,中央之一根較突出,以為縛籐繩d之用,a、b為支架,直徑均有半呎,a深埋地下,b則架於a之上,c為支棒架於b架之上,一端以繩d吊起木排k,另端則以繩e,縛之,繩e之下端縛消息木栓f,消息栓f則藉木排k之重力緊張繩e而將消息棒g緊扣於深釘地下之帶倒鉤的機關支架h上,j則為搭於消息棒g上之一排副消息棒,l為埋於地下之削尖的竹刺,m為木柵,以防野獸由彼方進入,i為機關支架之橫樑藉e繩之拉力扣於機關支架h之鉤上,同時並為消息棒g之平衡棒。

 

  架好之後,在木排k之上,仍要加大石或重木多塊,以增加木排k墮下時之壓力。木排k下之地上,種以地瓜,以為誘餌。此架高約一丈餘,木排k之長約二、三丈。當動物走入木排下尋食時,觸動副消息棒j或消息棒g,即能使消息棒g震動而下滑,因而使消息木栓f失去「扣棒g」,同時由於繩e之拉力而脫離機關橫樑i之羈絆,故繩e即鬆弛,而導致繩d之鬆弛,木排k,因失繩d之吊力之支持,即頹然下墮,其勢甚猛,並將來尋食之動物壓倒於竹刺之上,刺即穿腹而入。動物上有重排,下有竹制,終必難逃噩運而被壓斃。

 

  這種loŋnae,多是長久性的,他們於造成後,即在木排突出的一根中央木柱(即以繩d縛木排之柱)上放一白色的石頭,以為眼線,他們在遠處便可看見白石。某天,如白石不見,便知木排業已墮下,那時,才到機關處去取獵獲物。當年,日人初來之時,不識此機關之嚴重性,每有誤入而被壓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