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狩獵

四、獵物
 

  獵物分獸類與禽類兩類,茲分述之如下:

(一)獸類:

 
  1. 山豬bijak:獵獲最多。
  2. 山羊mitɕ’i:喜在山坡之下坡處,成小群生長,喜乾燥之地。
  3. bala:在山上的平原、山坡處,色褐,喜潮濕地。
  4. 山鹿kanu:或為水鹿,生於山谷潮濕多草之地,全身棕色,僅腿窩處有白色。角為一叉型。
  5. 梅花鹿banga:生於平原多草之乾燥地,背上有白色之金錢圓斑。角為三叉型。
  6. ŋaru:在山崖之地出沒。
  7. 猴子yuŋai:喜棲於樹上,以鐵陷機或捉猴籠捉之。
  8. kli;在高山及平地均有,喜棲於樹上。
  9. 山貓。
  10. tiliak;大小如山貓,體黑,有白色之鼻樑,住於樹洞中。吃香蕉、水果等。以陷機捉之。冬季最多,夏季少。
  11. 穿山甲koum:以夏季雨後最多見,族人上山尋足跡至其洞,挖找之,或以鐵陷機、trigi 陷機捉之。
  12. 狐狸kbuhu:以陷機捉之。冬季最多。
  13. kwabui:大小如山貓,灰白色,居於河邊之洞中,喜吃蟹、青蛙等,冬季最多。多以陷機捉之。
  14. kimuli:大小如山貓,褐色,唯身上有小黑圈,佈滿全身。牙銳,能咬人。居於山洞中,冬季出沒。以鐵陷機等捉之。
  15. bala:毛褐,尾長而黑,性兇,生於山中,喜吃小動物,狀似狐狸。多以陷機捉之。冬季最多。
  16. klamu:長約一呎半,鼻長。尾部亦長一呎餘,而能散發臭味,其味如焦米之味,吃時去尾不食。以鐵陷機捉之。
  17. 飛鼠jabis:長約一尺餘至二尺,紅褐色,白日藏於樹洞中,夜出。在樹上放trigi 捉之。
  18. 松鼠kəmbin:棲於地上,以鐵陷機及loŋnae 陷機捉之。體較大。
  19. 小松鼠bouhous:紅褐色,善跳躍,白日棲於樹上。及夜則下地找尋食物。以小型的loŋnae 捉之。體型較松鼠為小。
  20. 山鼠:大小如松鼠。腹胸白色,背如家鼠。
  21. 大山鼠muk:長約一尺,尾粗如人之大拇指而短(四寸長),居上之毛甚短。體肥,在山上掘洞棲之,有時洞洞相通。以loŋnae 及鐵陷機捉之。
  22. 家鼠gouli gnasal
  23. ʃibirat
  24. 蝙蝠kiabih:在山洞或樹洞中,白日以棒打之。用火燒吃。
 

(二)禽類:

 
  1. 鷲鷹kuali:以鐵箭頭的箭射之,或將鐵陷機放在樹上,機上放食物以誘捕之。
  2. 梟鷹juk:飛行甚速,以箭射之,然不易射獲。
  3. 烏鴉tɕ’agon:成群飛至,在鐵陷機四周放花生捉之,或以他種捉鳥陷圈捉之。
  4. 山雉klaken:以tloŋna 捉之。
  5. tugabah:狀似山雉,羽毛長,身毛黑色,翼上有白毛,尾有白色橫條,嘴、爪皆紅色。飛行甚慢而不遠。冬季出現。
  6. kuju:大小如三、四個月之雞,頸下紅色,陸行。鳴聲如piago, piago。以trigi 捉之。
  7. pkolai:紅褐色,有黑點。黑嘴黑爪。陸行,稍能飛。狀似雞,大小如三、四個月之雞。鳴聲如pkolai, pkolai
  8. piʃwilok:全身紅褐色。大小如三、四個月之中等雞。鳴聲如wihou, wihou。能飛。
  9. 鷺絲kujeu
  10. 前述番蓽鳥有神聖意義,故禁止捕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