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種植

 

(四)築田舍

  田舍tatak 或名為耕作小屋#,這種小屋設在山中旱田裡,我們簡短地稱為田寮或田舍(farm-hut)。

 

  南澳人於焚燒完畢後,就要在旱田上修建一間田舍,地基往往在砍伐時已找好,在旱田的下坡或中間,他們選一塊較平的地方,這塊地方能控制整個的旱田,且要交通方便,更重要的是向陽,避風和乾燥。向陽便於收割後作物的晒乾與貯藏。避風指避颱風以免吹毁,乾燥的好處很多,如貯藏作物,人的休息,因此田舍極少建在底濕的谷地。

 
 

  田舍的修建,大的要團體互動來完成,小的可由自己營建(參照〈建築〉節)。

  目前南澳人每家至少有一個田舍,有的有二、三個,在我們三十戶調查資料中,共有田舍三十四個,其中因颱風損毀未修復者不計在內,以南澳村中正路8號趙林金菊家有四個田舍為最多,她的一個屬第二類其餘三個皆屬第一類。

  田舍的數量,有漸漸減少的趨向,以仲岳lejoxen 為例,我們調查六戶的資料如下:

 
 

  再與三十多年前日人奥田彧#等調查相比較:

 
 

  由上表比較之後,我們明確地發現;卅年之後的今天每家的田舍,減少了二間(其差為1.74),有三個主要的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其一、山田近村落。其二、種水田少作山田。其三、受颱風吹毁而減少。

 

  田舍對南澳人的功用很多,我們例舉於下:

  1. 可作住屋:農忙時若回家路遠,可住宿其中。
  2. 看守作物:當作物將成熟時,有飛鳥走獸侵害劇烈時,南澳人住於田舍防守。
  3. 避風雨:工作時下雨刮風,可到田舍暫避。第一類休息棚多如此而作。
  4. 休息用:可在田舍中煮飯,中午可到田舍中休息,飲食。
  5. 貯藏用:作物成熟時可暫時貯藏,其他農具,炊具皆可存於田舍裡。
  6. 飼養用:這一功用是近年來才有,在村裡雞傳染病多,時常死亡,目前很多人家把雞養在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