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種植
三、種植
種植(planting)在這一個步驟內,我們將分別敘述南澳人對於作物種子的傳說、聖粟的傳遞、以及作物的種類,選種法和種植法。記述的方式以目前山田燒墾種植情形與述記原始形態並重。
(一)種子的傳說——帖穆耐灣的種子gəxax timunewan
關於此傳說我們訪二位老人所得之材料分別述之於下:
- 朱成德həigoŋ-takun 51歲,原為kəvəvu 部落人,我們根據他的口述,錄之於下:
timunewan 受始祖miabuxu 之託,帶了許多種子,到各地去分發,一天timunewan 在大河邊遇到二個金洋人,在河邊生火,timunewan 與青年們走過去,要他們不要怕,問他們吃什麼,金洋人答:「你們問我們做什麼?」timunewan 告之來意,要給作物的種子,約定一月後到timunewan 部落去。一月後,金洋人順timunewan 所作之路,共去三四十人,到了目的地timunewan 備酒菜歡迎,金洋人喝酒後大醉,以為中毒,不喝了,要timunewan 的人來喝,結果大家都無恙,次日金洋人又喝酒,timunewan 殺豬雞侍之,金洋人很高興,回來時,帶來許多的農作物。timunewan 後來死在tausa(即太魯閣tausa 社)。
- 傅明廣takun-sili 81歲,住南澳村中正路,屬kŋuŋu 部落,下面是他的口述:
人類的祖先miabux 命令大家去找種子,有一叫timunewan 者,住在tausa,最先找到小米和綠豆等,試種成功後傳教全部泰雅人。
有一天timunewan 與三個tausa 的青年,在河邊看到南澳人在河邊燒火,timunewan 告訴他們到tausa 去拿種子,他們去四人,timunewan 做好了酒,請他們喝,三人大醉,以為吃了毒藥,有人大哭,以為遇害了,但其中有一人不醉說:「這酒這麼好吃,一定要酒來幫忙我們生活。」連續喝了三天,有喝有跳共五天,要回來的那一天,每人帶一包種子:其一背粟類如təlakis, ləmion, vəsiŋu 等。其二背南瓜與葫蘆。其三背豆類:大豆和綠豆等。其四背菜類。
同時timunewan 對每個人個別說所帶每種種子要分開來種,不能混合在一起一天下種,否則找不到種子,timunewan 又說:「你們回家後,分給每一家」並且告訴他們各種作物下種的時期與方法,收穫期快到了,timunewan 來看,來教他們收割的方法和禁忌pusanik, tinunewan 又叫他們如何組織gaga……。
我們從這二位老人的口述中,可以看出南澳群的泰雅人起初在農業上不如太魯閣的tausa 社,因此老人們都肯定地說種子由tausa 的首領timunewan 傳入,至於太魯閣人的農業為什麼會比南澳發達,我們或許可推想,太魯閣人受阿美族影響大,因為阿美族除海岸阿美外其農業在臺灣各族中是最為進步的一族。